日治時代末期,日本軍國主義抬頭,日本政府為了團結人心,在台灣、朝鮮等殖民地大肆興建神社;截至光復前夕,台灣共有神社兩百多座,其中五十餘座為末期所建。這些神社是日本政府用以團結日本國民,鼓舞其獻身奉獻的精神象徵。桃園神社也就是在這種氣氛下,於1938年(昭和13年)所建;是台灣目前僅存最完整的日式神社建築;台灣光復後,改祀以為中華民國戰亡為主的殉國志士,並更為「桃園忠烈祠」。

「桃園忠烈祠」(原桃園神社)獨特的價值包含了神苑地景、建築樣式、工法與材料等特色層面。神苑地景方面,日本神社建立的目標是庇護城市或村落,通常選址建於小山丘上,可以俯瞰村落百姓;桃園忠烈祠依山而建,方位面向桃園市區,是很典型的神苑地景規劃,用以彰顯神社的神聖地位。在建築樣式方面,神苑內的各建築機能皆不同,但在外觀樣式上卻很統一,配合本殿的「流造」樣式。「流造」的屋頂斜度較緩,曲線明顯,出簷深邃,結構運用斗拱較多,且強調斗拱細部造型與雕刻,木作手法細膩,相近於台灣傳統建築;在多雨又炎熱的台灣,使用「流造」被視為最理想的樣式。在建築材料方面,桃園忠烈祠使用本島所生產的檜木,其木質細密、均勻、紋理溫潤,亦耐蟲蟻之破壞。綜合神苑地景、建築樣式與材料,現在的桃園忠烈祠確實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及歷史見證。

在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間,官方與民間先後建造了大小神社兩百餘座。台灣光復後,1972年中日斷交,政府曾擬下令拆除神社建築,但桃園忠烈祠的神社建築因改祀中華民國的殉國志士,逃過一劫,其能完整保存至今,無庸置疑地成為見證台灣殖民歷史及建築教育的最佳典範。
***藍色文字內容來自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文宣簡介***

參觀時,工作人員遞給我一份文宣資料,簡介內容簡單明瞭,貼上來跟大家分享。那天,工作人員問我從哪來? 我說:就住在桃園市區。 
他說:有很多遠道而來的遊客,特地來此欣賞古典建築之美。



住桃園5年多,之前在林口上班通勤會經過忠烈祠門口,卻從未進來參觀,早就想來欣賞神社建築,但礙於是忠烈祠讓小黃很忌諱。不過忠烈祠巳轉型為文化館,吸引許多好愛古典建築的人們前來,以及提供攝影家、準新人拍照的最佳景致。



為了尋找練習取景的題材,帶著恭敬的心情,獨自走上參道

參道為參拜者所行走之路線,踏入鳥居之後,再次登上階梯,進入神門,而參拜者僅能行至拜殿。


鳥居 如同台灣傳統廟宇牌坊,「鳥居」是神域範圍出入口。神社常有一座或數座鳥居,最大一座常立於參道起點。在神社建築中,鳥居為最具地標性及標示入口意向及區分內外的作用。


石燈籠 亦稱「獻燈」,多由氏子及崇敬者獻納,並於夜間點燈,最常見為「石燈籠」,多安置參道兩側,以對稱排列,內部大型兩座,小型四座。


手水舍 亦可稱為「水盤舍」、「水屋」、「手水屋」等,其功能是為參拜者進入神社前,需先行洗手漱口,得以清淨身心。


手水舍


手水舍





社務所 其用途是作為神職人員處理日常事務、休息、齋戒、沐浴之用。


社務所





非假日時段遊客稀少,也沒遇見拍婚紗照的新人,平日的時段感覺格外寧靜。











高麗犬 又稱狛犬,是守護神社的聖獸,與台灣寺廟的祥瑞獅作用雷同;本神社原設置高麗犬兩對,現存的一對係於民國75年間以原有舊照片樣式重造安置。


中門 「門」與鳥居代表著同等意味的建築機能,均用以界定神社不同空間屬性的建築構造物。
(中門外觀)


中門


透塀 位於中門的左右兩側,可適時遮蔽直視本殿的視線,以避免冒瀆了神威。





拜殿 拜殿為一般朝拜者列隊祭拜的空間,是全區面積最大的社殿,左右兩側的附屬空間為「神饡所」、「祭器庫」。
目前拜殿左右兩側附屬空間祭祀為國犧牲烈士的牌位。





看到網路資訊提到,最前面是香油錢捐獻箱,不過簡介上並沒有提供正確的功能。


本殿 又稱「神殿」,位於高台之上,這與祭拜程序有關,一般參拜者只能在拜殿祭拜,唯有主祭者才能進入本殿。



拜殿右側種植一排櫻花


連洗手間的建築也獨具特色

附註:偶像劇 終級三國 最初就是在這裡拍的,
     後來轉去~亞洲大學拍攝.....(感謝小真提供的資訊!)

喜愛此篇文章的格友,可登入推薦此文唷~TKS!


地  址:桃園縣桃園市成功路三段200號
開放時間:8:30~16:30       
交通資訊:桃園火車站搭桃園市區公車5甲、5乙線,在榮民醫院站下車,往虎頭山方向步行約10分鐘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妃媽 的頭像
    妃媽

    乖乖寶貝夢想天地

    妃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